从未忘却的纪念——各地举办烈士纪念日活动
新华社北京9月30日电 题:从未忘却的纪念——各地举办烈士纪念日活动
新华社记者
9月30日,我们迎来第八个烈士纪念日。
浩然英雄气,激荡天地间。今天,各地隆重纪念英烈,献上最崇高的敬意:我们从未忘却,从开天辟地的革命年代走来,他们的热血染红共和国的旗帜;我们继往开来,向开拓创新的新征程走去,更多英雄诗篇将铸就新中国的丰碑。
没有一句言语比铭记更有力
广西桂林市全州县米花山,红星闪耀在青山之中。米花山脚下,才湾村村民蒋石林头发花白,细心擦拭着红军烈士墓碑上的闪闪红星。80多年前,蒋石林的爷爷蒋忠太将7名湘江战役烈士埋葬于此。
没有一句言语比铭记更有力。
1934年底的湘江战役,是红军长征开始以来最壮烈一仗。“一想到红军是为了老百姓才牺牲的,就觉得不能不管。”蒋石林说。蒋家五代人每年都来祭扫烈士墓并向访客讲述红军故事。
江西井冈山,中国革命的摇篮,无数信仰坚定的共产党人在此播下燎原的星星之火。
30日,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各界群众纷纷向人民英雄敬献花篮。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纪念堂内,镌刻着一排排烈士姓名。仅两年零四个月的井冈山斗争共有4.8万余人牺牲,平均每天近60人献出生命。
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重庆市歌乐山脚下,红岩精神在此生发。英烈罗世文等同志在狱中秘密组建了党支部,带领难友同敌人展开坚决斗争。但他们没有等来黎明,在国民党的残忍屠杀下,300多位烈士长眠于歌乐山。
今天的歌乐山烈士陵园,在苍松翠柏的掩映中显得庄严肃穆,《烈士光荣证》颁授仪式在此举行。青山印证下,那些壮烈牺牲的革命志士在这里接受世人景仰。重庆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打造的“重庆英烈堂”网上祭扫平台,吸引更多群众参与线上祭扫活动。
每一次尊崇都是对烈士精神的守护
“爸爸,我终于找到了你。”江西省新余市48岁的刘英接到西藏波密县来电的那刻失声痛哭。1974年,26岁的刘华玉不幸牺牲。“以前只知父亲是烈士,却不知他安葬在哪。”新余市有关部门与四川成都、西藏多地联动寻亲,全国数千万热心网友参与。
为烈士寻亲,圆了亲情暖了人心,是对烈士最好的尊崇。
今年以来,江西开展“替烈士看爹娘、为烈属办实事”活动,对全省4万余名烈属走访不缺一户不漏一人,对2.4万余名享受优抚待遇的烈属逐一建档立卡、跟踪服务,解决一大批“急难愁盼”问题。
“儿为伟大而生,光荣而死,是我做儿子最后的心意,罪甚!罪甚!”1940年,新四军烈士程雄写下这封家书。十多年来,数万封“红色家书”从全国各地汇集于中国人民大学家书博物馆。中国人民大学家书博物馆副馆长张丁告诉记者,一封封家书,使我们能够触摸到革命先烈的脉搏,感受到他们火热的心灵。
从烈士寻亲到学习家书,每一次注目都是对烈士精神的守护。
从烈士纪念日以国之名,缅怀英烈,到以法律之名,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全社会崇尚英烈、保护英烈、传承英烈精神蔚然成风。
30日早,淅淅沥沥的雨声中,广西桂林市全州县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园举行了烈士纪念日公祭活动,机关干部、烈士家属、公安民警和学生代表等近300人参加仪式。
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有关负责人介绍,广西对湘江战役纪念设施、遗址遗存进行抢救性保护,如期完成68个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设施项目建设和保护工作。
新的丰碑在传承中树立
以山为灵,以木为魂,以石为碑。更多时代英雄传承烈士精神,在和平年代挥洒青春与热血。
今日的云南省临沧市镇康县凤尾镇革命烈士陵园内,革命烈士张从顺墓前摆满鲜花。人群当中,镇康县凤尾派出所教导员、张从顺的长子张子成,以他特有的方式向心中的这块“丰碑”致敬。
父亲牺牲在禁毒一线,儿子又为公安事业献出宝贵生命。这是中缅边境线上一对践行初心使命忠诚担当的英雄父子。
1994年9月1日,在一场缉捕过境武装贩毒分子的战斗中,张从顺壮烈牺牲。父亲逝世后,张家三兄弟追随父亲的脚步先后走上从警路。三子张子权主动申请调入禁毒支队,2020年底,在跨省侦办涉疫专案期间,张子权因突发疾病医治无效去世,年仅36岁。
传承凝聚力量,平凡中走向伟大。
6月1日,一声呼救打破欢乐的假日,没等大多数人回过神来,重庆市大渡口区育才小学教师王红旭已冲向江边纵身一跃,救下两名落水儿童,但王红旭却再也没能上岸。
出身于教师家庭的王红旭在父辈的影响下,播下善良的种子,立下“做好老师”的志向。“将每一个孩子视作自己的孩子”是这位人民教师的朴素想法。“如今,儿子确实做到了。”王红旭的父亲说。9月16日,烈士王红旭被授予“时代楷模”称号。
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园里,“90后”讲解员胡雅馨以自己的方式兑现红色情怀。她的爷爷曾是参加过湘江血战的红军战士。胡雅馨觉得,“生长在这片土壤的年轻一代,与生俱来就带着战士的坚韧,同时还有着传播革命理想的坚定信念。这份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执笔记者:李晓婷,参与记者:赖星、吴思思、周文冲、严勇、李放)